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 -pg电子娱乐平台

2010-09-18上传
暂无简介
文档格式:
.doc
文档大小:
34.5k
文档页数:
6
顶 /踩数:
收藏人数:
1
评论次数: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资格/认证考试 -- 
系统标签:
化学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学思路与设计:课题2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应该立足于课本和化学探究实验,利用规范的化学语言引导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的概念,借助生活中实际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利用多媒体的视觉效果使学生微观世界的客观存在和构成关系,利用模型的组装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安排学生根据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关系,写出化学方程式,建立宏观微观的具体体现——方程式的双重意义,为后面的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埋下伏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认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3)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2.过程和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或直观教具展示),了解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现象了解分子的本质,使学生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分子、原子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获得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辨证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重点: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粒子。难点: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三、教学准备:教师:**扩散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体积黄豆和绿豆混合实验附:实验仪器及药品烧杯、量筒、酒精。辅助教具:多媒体。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引入课题)展示古诗意境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提出:当我们漫步在花园中,为什么会感到心旷神怡?这是因为闻到宜人的花香,为什么会我们有很远的距离,依然可以闻到花的香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明白物质的构成,以及生活中一些现象的产生原因。引入并且板书课题——课题2分子和原子。(学生回答):这是因为闻到宜人的花香。因为花香味的粒子会运动开,进入我们的鼻子中。通过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考,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过渡)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将报纸用放大镜去观看,可以发现铅字实际上是由很多黑点组成。所以我们可以想像出世界万物都是由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你知道有那些?(学生回答)有分子和原子。有同学补充还有离子。通过身边的生活常识顺利过渡到宏观和微观的协调统一,建立微观粒子的概念。(归纳引导)请同学们看书举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那些?将微粒构成学生归纳的不全面的地方完善补充。(学生回答)由分子构成有:水、酒精、蔗糖、氧气、氮气等。由原子构成:金属等。通过学生自己自学归纳出来分子和原子的构成的物质,在此基础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可以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学的劲(引导讲解)指导大家观看课本第50页图3-6和图3-7。分析通过这两幅的照片,我们能得到哪些结论?通过同学们的归纳我们可以得出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有那三点?(学生回答)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很小;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分子有不同的形状…分子之间有间隔。(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明确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并明确分子、原子存在的真实性。(实验演示)1、热水和冷水中加入品红固体少许,请大家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此现象?2、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会得到200毫升的酒精水溶液?1 1等于2吗?(学生上来演示)类似于一筐黄豆和一筐绿豆混合,结果是总体积少于两筐。(学生观察和结论)1、热水中的品红扩散比冷水中的要快许多。因为分子不断运动,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2、会小于200毫升。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两种分子彼此填充对方的间隔。归纳出微粒的基本特征后,及时安排实验和分析解释,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同学们能够熟练解决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再进行一项比较高级的探究实验。3、活动与探究: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无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只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请你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设计方案,探究前面大家的猜想。(学生猜想)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试剂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烧杯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设计方案,进行探究用洁净烧杯c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烧杯中的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观察现象;小心闻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兴趣与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设计方案逐一排除错误猜想,确立正确猜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归纳)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可以从此现象中获得什么结论?那么酚酞遇到氨水的分子变成红色还说明氨水是一种碱性的物质。(获得结论)此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因为烧杯中的酚酞水溶液并没有接触到b烧杯中的氨水却变成红色。而且还可以距离很远就闻到b烧杯中氨水有强烈的臭味,说明氨水有挥发性。通过学生的语言总结可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巩固化学的知识的掌握,一举两得。(讨论)1.蔗糖溶解在水中很快消失不见,说明分子的那些基本特征?2.温度计为什么可以指示气温的高低?3.为什么用针筒挤压空气比挤压水容易?4.为什么水沸腾时会顶起锅盖?(投影)几种常见分子模型,那么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解答积极)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使学生熟练应用知识正确解答,同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分子模型的具体形象可以给学生直观的认知。(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已知道了什么?分子的三个特征,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案,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等。板书设计课题2分子和原子课时11.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小,通常无法看见。2.分子、原子、……等,是构成物质的粒子。3.分子的特性:(1)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2)分子之间有间隔。通常气态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大,固态物质的粒子间隔小。受热后分子间和间隔会增大。(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化学上常用图像表示模拟的分子。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相关文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