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员工心理健康-pg电子娱乐平台

2023-07-24上传
保护员工心理健康: 职场霸凌的心理历程
文档格式:
.docx
文档大小:
529.33k
文档页数:
2
顶 /踩数:
收藏人数:
0
评论次数: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医学/心理学 -- 
文档标签:
系统标签:
痛定思痛,我把作为受害人的体验完整的记录下来。希望对职场上的纪检部门、调查人员以及受害者本人能有一点点帮助,聊以慰藉我自己。(一)自我怀疑和挣扎作为一个理智的、有多年职场经验的、有较高职级的人,一般不会轻易把自己定义成职场霸凌的受害者。在受到不公待遇的时候,会从自省和自我怀疑开始。对内检讨自己并希望能加以改进,从迷惑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在一次一次的反省和改善的过程中,体味这种诡异的感觉,甚至会向上下级同事求证,确认是否是针对自己的职场霸凌。我是一个特别容易自我检讨的人,追求极致完美。在2年前发生的最初的几件事里,我感觉到不适,常常失眠,半夜写日记检讨自己。我曾在凌晨3点写完一封投诉信,但是考虑再三,没有发出去,而是存在电脑里继续自我完善。所谓自我完善,就是找到问题点,寻求解决办法。我试过的办法很多:我主动跟xb3联系,开诚布公的说出我的想法和改善计划。一般时候,能达成和解,双方同意致力于改进。但是,作为施暴方,他在谈话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对他权威的挑战。尽管表面上接受意见,实际上总是耿耿于怀,伺机进一步报复。作为我和局外的同事,感觉到的是在会上一团和气,但实际工作中却是刀光剑影变本加厉。身边有人告诉我说,我总是治理于改进,但是结果是退让并原谅了xb3。我曾求助于localhrlead。由于hrlead不是直接管理者,能做的仅仅是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而且偏重于隐忍,因为“他是你的领导”。在几次争吵中,hrlead提供的意见是纵容了xb3,他更加肆无忌惮了。我曾向xb3countrymanager投诉。这位manager建议我们做candidfeedback。结果可想而知,xb3对我的投诉很不满,给出的改进措施都是纸上谈兵。在上次投诉之后不出半年,事情已经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所以xb在会上对team说,不要给我领导写信,投诉不会对我有什么影响。嚣张至极。(二)对组织的信任和期待随着事情的演变和升级,当隐蔽霸凌变得赤裸裸的时候,所有的举动都那么明显,不容得受害者再去美化现实自欺欺人,她必须拿起武器,借助组织的力量来对抗霸凌。于是被害人向组织级纪检监察部门投诉。受害者的投诉,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提出的。需要注意的是,她更期待能及时制止霸凌,能有力度进行调查,并及时通报进展状况。当所有的调查都是在保密进行,未对施暴者进行停职处理时,受害者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首先,受害者对纪检调查的工作有所质疑,不知道案件是否被接受和处理。若她鼓起勇气举报的事件,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她会感到更加彷徨无助,从而怀疑组织的政策以及价值取向,怀疑调查人员的能力。其次,在度日如年等待调查结果的日子里,千万遍的回忆曾经发生的事件,还要接受那些正在发生的霸凌事件。如此煎熬的情况下,受害人会迁怒于那些曾经求助过的人、那些冷眼旁观的同事,还有助纣为虐的同事。不良情绪会在组织内部发酵,对现有团队产生负面影响。第三,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受害人很容易陷入抑郁状况,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如果不能正确治疗,有可能产生精神疾病,甚至自我伤害。辅佐医生的诊断书,可能会定义成工伤。失去理智的受害者,可能会通过社会媒体发表看法,对公司声誉造成损失。(三)对调查结果或满意或失望千呼万唤的调查结果,是不是如受害者期待一样对施暴者绳之以法,这是整个事件的核心。包括围观的员工和领导,都期待着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维护正义,体现公司的价值观。而调查人员努力的方向是有理有据惩恶扬善。不论结果如何,这个结果就是组织的选择和决定。作为受害者,要有心理准备,也许这不是你期待的结果,那么何去何从?——这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四)后续影响一个个组织的决定,代表了全球管理层的最终意见,彰显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营造了公司的pg电子娱乐平台的文化和导向。受害者固然没有能力再做辩驳,但那些直接或间接的当事人、围观的领导和同事、以及外围的家属和亲朋,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也最终会影响公司的未来。受害人如果对此不满,依据组织的决定,可以上升到劳动纠纷,还有很多其他的渠道可以继续诉讼,比如劳动人事局的劳动监察部门、民法律师诉讼,还有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和其他社交媒体。一场职场霸凌,看似微不足道,其过程和结果都是人命攸关的大事。不容马虎。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相关文档

热度:
页数:18
热度:
页数:4
热度:
页数:87
热度:
页数:63
热度:
页数:88
热度:
页数:24
热度:
页数:44
热度:
页数:5
热度:
页数:41
热度:
页数:3
热度:
页数:33
热度:
页数:67
热度:
页数:6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