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pg电子娱乐平台

2020-06-18上传
暂无简介
文档格式:
.docx
文档大小:
1.89m
文档页数:
9
顶 /踩数:
收藏人数:
5
评论次数: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系统标签:
历史 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2.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地图册等资料,归纳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了解感受清朝前期的兴盛。2.结合《清代纺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图文资料,探究清朝经济与前代相比的发展表现。3.通过问题探究,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认识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并通过中外对比,感受发展中的隐忧,认识多角度看历史的重要性。【重难点】重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难点:1.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2.对手工工场,商帮等专有名词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图片)《中国春运》统计图。(设问)看了这张图片,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过渡)但这不是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比例最高时期、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多,人口总数达到3亿,占到世界1/3。(设问)这是什么时期?师:清朝前期指1636年--1840年,尤其是康雍乾三朝。那时,清朝策马中原,一统江山;前期统治者,长袖善舞,在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而这一切的重要基石就是经济大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就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写照。那么清朝经济到底怎样呢?(出示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明确目标】师:我们通常从哪些角度了解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师:今天我们增加一个角度----人口的增长。三、【学习过程】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师:同学们认真读书,归纳整理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注意抓住关键词来描述史实。生:分组发言。【知识提纲】农业发展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利设施较前代更加完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湖广熟,天下足”);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手工业发展表现: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商业发展表现: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苏州等)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师: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突出表现为:农业----耕地面积的扩大,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手工工场,商业----商业网和商帮,人口---迅速增长。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档案馆”,借助各种类型历史资料,进一步去阅读去感受去分析去解读清朝经济发展的秘密。2.【合作探究---走进“历史档案馆”】【农业篇】师:“夫农,天下之本。”中国古代尤为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石。资料一:清朝前期,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到乾隆末年,全国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资料二:师:从资料一,你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生:(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师:资料二是什么文物?为什么会出现?和资料一有联系吗?生:(文物为《清朝垦荒执照》。它的出现表明参与垦荒的人特别多,政府重视,推行垦荒政策且进行规范管理。垦荒政策的推行,极大推动了耕地面积的扩大。)资料三:地图册《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谚语:湖广熟,天下足。年代耕地面积(公顷)1661年(顺治)5491685年(康熙)6171724年(雍正)6831766年(乾隆)741师:“湖广熟,天下足”说明什么?生:(农业主产区扩大至长江中游地区,经济重心依然在南方。)【手工业篇】师:农业的发展支撑了手工业的兴盛。清朝前期,传统手工业都有很大发展。尤其纺织业,制瓷业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还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资料一:江宁著名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师:清朝前期手工业快速发展,出现了与前代不同的现象。结合《清代纺织图》,你认为材料中的“机户”“手工工场”指什么?生:(机户:拥有织机的人,类似今天的纺织厂厂长。手工工场,就是类似于纺织厂。)师点拨:纺织业手工工场和今天纺织厂显著不同之一是,手工工场不是真正的机器生产,仍是手工劳动。所以是“工场”而不是“工师:传统手工业,往往是从纺线到织布,所有环节一人完成。手工工场与传统手工业生产相比,具有什么特点?生:(手工工场特点是规模大,分工协作,出现雇佣关系)【商业篇】师:农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资料一:课本《盛世滋生图》师: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能说明什么?师补充资料:清代的《清明上河图》乾隆二十四年,画家徐扬有感于清朝“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因而“摹写帝治”,绘成一幅长1.230多厘米的历史画卷。图中人物12000余,各类船只近400艘,可辨认各类商号260余家,各式桥梁50资料二天下有四聚(聚:这里指商业发达的城镇),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师:苏州的繁华不是个例,资料二中提到哪些商业城市?它们和宋明时期的城市有何不同?师点拨:先回顾宋明时期的商业城市有哪些?宋代的开封,杭州;明朝的南京北京等。再从数量、位置、功能等角度对比。生:(数量增多,类型多,向内地延伸,不仅仅是政治中心)资料三1.“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2.《乔家大院》师:商业的繁荣造就了许多“富甲一方”的商人。依据所学,你来推断一下,资料三中的“新安”、“山右”分别指今天哪两个地区?生:(山西,安徽)师:晋商和徽商为什么能富甲一方呢?生:(形成商帮,商业资本雄厚,在全进行商业活动,经营利润丰厚。如,贩卖粮食,食盐,开设票号等)教师总结:商帮是清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帮的活动也极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人口篇】资料一:资料二明朝鼎盛时,人口有1亿多;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世界的1/3。师:从以上两则人口资料,你了解到清朝哪些史实?生:(清朝前期是我国历史上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人口大幅度增长,达到3师:哪些因素促使清朝前期人口大幅度增长呢?生:(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师:人口增长象征国泰民安。但我们学习历史,同学们应该清楚人口大幅度增长,并非有百利无一害。那么,人口增多,给清朝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又带来哪些社会问题呢?。生:(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社会问题: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师:总之,人口增长既促进也制约着清朝的发展。3.【拓展提升】师:综合本节课对学习,你认为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怎样 的影响? 师: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增强,清朝前期出现了著名的“康乾盛世”,让我们为之骄傲自豪。但与此同时,也滋长了清朝统治者的盲 目自大,盛世君王乾隆就曾经说过:“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无需同 外国互通有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站在奔 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清醒。下面让 我们换个角度看当时的中国。 【世界视野下看中国】 师:有人说“清朝前期的繁盛,虽有康乾盛世,也不过是落日余 晖。”结合 19 世纪中期中西方发展比较图,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 生:(西方逐渐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中国仍处于典型的农耕文明时代。中西方发展差距加大。) 师总结:世界视野看中国,我们能进一步感受到学历史的功用。 历史不仅要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更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一件事, 但我们站在唯一的角度时,你可能是一种感受;当你用很多个角度对 它进行观察的时候,它可能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模样。 4.【本课知识小结】 依据板书提纲,垦荒,手工工场,商帮等关键词回顾本科所学。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清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 展,并引导学生从清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产品增加,投入市场, 成为商品发展经济,导致人口的增长这一思路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件、史料、读图学史、快板展示等方式活 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 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内采取师友合作、个别学生回答, 展示,互为补充,并多加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师的引导启发与学生 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老师充分的挖掘历史课堂中的人 文素养,教育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粮食的习惯,并且树立环保意识。 不足之处在于,课堂内时间的分配不尽合理,有前松后紧的情况。 再就是在历史课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与结合的不是太完美,以后 加强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相关文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