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pg电子娱乐平台

2016-11-17上传
暂无简介
文档格式:
.doc
文档大小:
59.5k
文档页数:
12
顶 /踩数:
收藏人数:
26
评论次数: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待分类
系统标签:
集合 数学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前段时间咱们班举行了跳绳比赛和踢毽比赛,有4名同学在跳绳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有3名同学在踢毽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请看我们班的选手名单:跳绳施晨曦张扬名参加跳绳的,3名参加踢毽的,请这7名同学到前面来接受大家的祝贺。师:大家刚才不是说有7名同学参加比赛吗?怎么才上来6个人呐?谁没上来?怎么少了1师:请仔细观上表,回答老师的问题。(引导发现:平含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是重复的。)生:平含既参加了跳绳比赛又参加了踢键比赛。是重复的。师:这位同学不仅观察的仔细,而且表达的很准确。师:重复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生: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师:有几人重复了?(揭题:重复是什么意思?谁重复了?有几个人重复了?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我们暂时把它叫做重复问题。)人重复。师: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我们暂时把它叫做重复问题。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请呼啦圈先生来帮忙。(出示两个呼啦师:这个呼啦圈代表跳绳比赛,这个呼啦圈代表踢毽比赛的,请参加跳绳和踢键的同学分别进入相应的呼啦圈。(两个呼啦圈各自独立且分别都进去了3名同学)师:我不管,反正跳绳这个呼啦圈里必须有人,而踢毽这个呼啦圈里必须有3人。我不管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吧。生:平含将两个呼啦圈同时套住自己。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平含同学将两个呼啦圈同时套住了自己,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人吗?还得怎样?生:-1师:为什么减1?生:平含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师:你们不是说减去平含就是6人个了吗?减去之后怎么还剩5师:应该减去的是什么?生:不是减去她,是减去她参加的两个项目中的一个,可以减去参加跳绳比赛的她,也可以减去参加踢键比赛的她师:也就是说减去的是?生;减的是平含重复参加的1项比赛,减得1是重复出来的1.师:感谢呼啦圈帮助我们明白了这个问题。刚才的呼啦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把它投到大屏幕上。4、介绍维恩图,理解集合圈各个部分代表的意思。师:同学们的表现很精彩,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早在100多年前,他第一个想到了这样的图,因此这种图就叫韦恩图,也叫集合图。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有关集合的问题。(板书:集合)师:对于集合图有点感觉了吗?通过下面的研究,我们会对集合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有更深的理解。5、下面是三年级二班参加跳绳和踢毽比赛的名单,仔细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参加跳绳的有„„„„„„„„„„„„„„„„„„„„„生2:参加跳绳的有9师:如果把参加跳绳和踢毽比赛的同学的分别放在两个集合圈中这个集合圈代表参加跳绳比赛的,有哪些同学呐?一共几人?生:参加跳绳的有„„„„„„„参加跳绳的有9师:参加跳绳比赛和参加踢键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生1:我认为有17师:参加跳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的到底有多少人呢,我们可以请集合图帮忙。(展示集合图绘制动画)(2)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意义。师:集合图这部分代表?生: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师:闪烁的这部分内容代表?生:全部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师:这部分呐?生:全部参加踢键比赛的。师:这部分学生表示?生:只参加跳绳比赛的。师:这部分表示?生:只参加踢键比赛。师:中间这部分表示?生: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师:整个图代表什么?生: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参加跳绳比赛或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3)列式解答,加深对集合运算的认识。师:集合图帮我们理解了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你能算出参加跳绳和踢毽的共有多少人吗?(一)试试看。(二)做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三)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给大家分享你们的成果。汇报交流程序:比如第1组:我们小组的想法是6 3 5=14,你们同意吗?谁还有什么疑问或补充?生;为什么用6 3 5请列式的小组解释;我们是这样想的,6表示只参加跳绳的人数,3表示两项都参加的人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人数,把三部分合起来就是一共的人数。你们听明白了吗?师评价:一组的同学讲的非常有条理,值得我们学习,哪组有不同的想法?步骤同上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方法,并且解释的这么有条师:咱们一起来回顾下这几种方法。师展示ppt(12-15),解说一边。师:这种方法和哪个小组的想法是一样的?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师:集合图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运用集合思想解决我们生活中实际的问题。1、ppt16师:这些动物有的会游泳,有的会飞。如果让你把这些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你会吗?师:如果左面这个圈代表会游泳的,右边这个圈代表会飞的,中间的部分表示?左边月牙表示?右边月牙表示?师:为了不遗漏,我们从1号开始一个一个的往集合圈里填。(师生共同填在圈里。)2、ppt17师:同学们用自己探索的方法很快完成了第一题,敢不敢接受第二题的挑战?(同学们很轻松的做完了第一题,有没有信心继续挑战)师:请看第2题,两天共进了多少种水果?请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解决之后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师:哪个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方法和例题的处理方法相似或用作业纸与第一题的处理方法)师:两次都没有难住大家,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下面请看(多媒体呈现第三题)3、ppt18三年级(3)班的部分同学参加“民族运动会”,其中有22人参加跳绳比赛,参加跑步的有1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0人,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师:这么快大家就有答案了。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一个简单的问题,经过我们的深入研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你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生:我学会了课后思考题:1、回头看上课之前咱们玩的呼啦圈游戏,3名同学在跳绳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4名同学在踢毽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我们一开始脱口而出的答案是3 4=7,后来通过看我们班的参赛名单,发现我们班有参加比赛。我们班是6人,其他班一定是6人吗?还可能是多少人?最多是多少人?是什么情况?最少多少人?是什么情况?2.如果用大圈代表参加跳绳比赛的,用小圈代表参加踢键比赛的,下面这样放,分别表示什么情况?课后小调查调查咱们班同学哪些同学喜欢吃肉,哪些同学喜欢吃蔬菜,并绘制集合图.板书设计:集合喜欢吃肉的喜欢吃蔬菜的6 3 5=14全部„„„9 5=146 8=14教学反思:本次小学的课堂展示活动,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选教材时我就想,我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如何创设激起学生 思维?如何实现学生的对于知识形成过程的经历?怎样才能让孩子学懂 了、理解透了„„这一系列的问题紧紧缠绕着我。 于是,备课中,我紧扣以上几个问题,作了相应的努力:首先, 创设学校要求每班选出 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4名同学参加踢毽比赛 的情境,学生自然得出每班要选出 名同学的结论,接着出示我们班的选手名单,让学生发现并不是 名,构成认知冲突。引入课题,探索交流部分的层次如下:1、让 名参加跳绳比赛的选手进入一个呼啦圈,4名踢毽比赛的选手进入另一个呼啦圈,又一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 生想出把两个呼啦圈交叉,形成了集合圈的雏形。2、理解重复的 不是这个学生本身,而是学生参与的两个项目中的一个。3、把集合圈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把自己姓名贴到指定相应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揭 示集合圈,并理解集合圈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总的来说,在这一环节 中,我试图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力争做到“问题”来自于生活,来自于 孩子们自发的疑问;通过动态的 “站一站”等参与性活动来揭示问题的 本质,层层推进,经历问题探究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最后,分层练习, 巩固提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重叠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又设 计了具开放性且挑战性的调查活动——调查本班喜欢吃肉和喜欢吃蔬菜 的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有人听课对我来说是一段经历、一次锻炼,是一次教学 技艺的汇报与磨练,同时也是自我意志的锤炼。通过这次课堂展示,我 感觉自己还有太多需要努力,怎样和孩子共同经历智慧的课堂,富有智 慧的教与学,是我尤其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相关文档

网站地图